一、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简介

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现设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智能建造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创建于1985年,2003年开始招生本科,已有二十年的本科办学历程。土木工程专业为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首批四个“专业特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建筑学专业均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专业。智能建造专业是为满足我国建筑业向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及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而开办的新工科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200余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研究生录取率约20%。

学院立足“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等重大战略,满足新基建、城市更新改造、乡村振兴等土木建筑领域新业态的发展需求,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强化产学研合作,走开放办学、协同育人之路,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理论教学+课内实践+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专业竞赛+学术讲座”六位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设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智能建造四个教研室。建有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建筑结构、建筑模型及构造、智能建造、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实验室,共26个实验分室,各专业实验设施齐全,实验仪器资产总值约3000余万元。学院建有省内外校企合作基地48个,先后与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建工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与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管理与技术研究院(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高迪循环经济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共建智能建造现代产业研究院。

 

二、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师资条件

学院现有在职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0人。6位教师被聘为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大学的兼职硕士生导师。教师中安徽省教学名师3人,安徽省教坛新秀2人,皖西学院教坛新秀1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皖西学院科研标兵1人。具备国家各类注册执业资格28人。聘请1位大国工匠为学院客座教授,聘请3位知名大学教授为学院“大别山”讲席教授,聘请2位企业专家为学院“大别山”工匠。

 

三、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创新平台及学科竞赛

学院拥有“岩土工程灾变与生态治理研究中心”和“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技术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科研平台,先后获批土木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培育点。

各创新平台面向安徽省土木工程建设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重点围绕岩土工程灾变与防护技术、岩土工程环境与生态治理技术、绿色预制建材性能研发转化技术、5G+BIM装配式结构智能建造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研发与成果转移转化,提高安徽省土木工程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形成结构合理、省内知名的科研团队和创新平台,为安徽省土木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建设做出贡献。

近三年横向项目立项19 项,纵向项目立项55 项(其中二类2项三类28四类25项),完成到账经费697.25 万元;获批专利7项;发表科研论文 85 篇其中一类3篇二类2篇;申报软件著作权2 项,专著3部获批科研奖励二类1项三类3项

近三年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三等奖9项;获省级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51项;获“互联网+”大赛省级铜奖、高教主赛道铜奖;省团体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11项。学生获批专利11项。

 

四、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办学特色

(一)坚持红色文化和绿色发展理念“双色”育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用皖西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皖西学院红色校史铸魂育人。学院5支志愿服务队入选全国志愿服务宣讲团,学生主持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体系,在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岩土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学生在BIM竞赛、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安徽省乡村振兴大赛等赛事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建设高水平“双能型”师资队伍,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学院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政策,积极鼓励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深入一线,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服务企业新技术研发。同时聘请大国工匠和多位企业专家为学院客座教授或“大别山”工匠。6位教师担任政府(企业)专家库专家;10余位教师担任行业学会理事(理事长),“双能型”教师比例达95%以上

(三)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学院与省内外40多家企业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及实践平台,拥有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个,校级产业学院1个。学院积极响应土木建筑领域信息化、工业化、智能化的新技术需求,主动与企业对接,推动企业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实践教学、竞赛指导、学术交流,共同编制规范、标准、实践教材,联合申报课题、奖项和各类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加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学院深入推进“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教学理念,以行业需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服务建筑业向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主动对接新基建、城市更新改造、乡村振兴等新业态的发展需求,以新工科理念加强专业交叉融合,提升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五、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立足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适应新型城乡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传承大别山精神,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技术开发、投资与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够在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企业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教育科研机构和政府等部门从事教学与研究、管理、咨询、开发与投资研究等工作。

 

建筑学(本科)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立足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适应新型城乡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传承大别山精神,掌握建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在建筑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监理、管理、开发、咨询、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设计单位、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咨询公司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建筑、规划、室内、BIM等)、管理(住建、规划、质检等)、开发(地产、科技等)、咨询、环境保护等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立足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适应新型城乡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传承大别山精神,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在给排水领域从事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建设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或城建、市政、规划、环保、水利等政府部门从事给排水相关的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环保、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智能建造(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立足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适应新型城乡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传承大别山精神,掌握智能建造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在智能建造领域从事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生产与施工、智能运维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到规划设计企业、建筑工业化生产企业、大型施工企业、建筑科技企业、政府住房与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的设计、生产、施工、研发等技术工作,或者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欢迎同学们加入